赞助商链接 |
苗木营养及营养诊断
苗木营养
苗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从外界吸收多种化学元素,来维持其生命活动的需 要,这些元素通常称为营养元素,简称营养或养分。缺乏营养时,苗木将发育不良, 不能健康生长,严重时甚至导致苗木死亡。
园林苗木与其他苗木一样,体内共有16种必需的营养元素,其中碳、氢、氧所 占比例最大,碳元素最多,是构成苗木有机体的主要元素;其他13中元素包括氮、 磷、钾、硫、钙、镁及铁、锰、锌、铜、氣、钼、硼,主要由土壤供给.因此也称土 壤养分,传统上是从土壤中吸收的。在苗木必需的营养元素中,碳、氢、氧、氮、 磷、钾、硫、钙、镁的需要量比较大,自然界储量比较多,称为大量元素;而铁、 锰、锌、铜、氧、钼、硼苗木需求量较少,除铁外自然界储量较少,称为微量元素。 苗木的各种必需元素在体内都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构成了栽培学上施肥的理论基 础,具体内容可参阅苗木生理学的有关章节,这里不再赞述。
在必需元素中,氮、磷、钾对苗木生长影响最大,称之为肥料三要素。在大量元 素中,碳从空气中获得;氢、氧主要从空气中获得,少童从水中获得;其他营养元素 主要从土壤中获得,根外追肥技术的应用,使得苗木可以从叶面吸取一些营养。由此 可见,施肥是为苗木生长提供营养元素的重要手段,是苗木基地培育苗木不可缺少的技术 措施;同时,由于可以有效改良土壤、提高肥力,施肥又是上壤管理的重要内容 之一。
苗木营养诊断
苗木在生长过程中,外部形态特征是内在因素和外界环境条件的综合反映,土壤 中任何一种必需营养元素缺乏或过量,都会引起苗木特有的生理病症,即缺素症。据 此可判断某种元素的缺乏或过量,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一般根据苗木的生长发育状 况,是否有生长和发育障碍,形态是否异常,有无枯死等来判断苗木是否缺乏某种营 养元素,即营养诊断。
通过营养诊断来确定施肥的种类与方案,是苗木培育的基本原则,常见的方法包 括形态诊断、土壤诊断与叶片分析等。在生产中,常常先用形态诊断判断苗木缺乏营 养元索的种类,然后再通过土壤诊断或叶片分析的方法具体确定缺素种类。形态诊断 是根据土壤中缺少任何一种必要的营养元素时会引起苗木产生特有的症状,来判断某 种元素缺乏或过量,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此,通过理论学习与仔细的实际观察, 掌握各种苗木苗木树种的特点及其生长发育规律,准确判断苗木缺素症的症状特点,是准 确进行形态诊断的基础。
土壤诊断是通过化验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再对比苗木生产所需要元素 吸收量,诊断出营养元素的使用量。具体方法是从田间采集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作土 壤分析,测定土壤性质、酸碱度、可溶性盐含量以及速效性养分含量等,根据土壤分 析资料及植株的负载量进行施肥。这种方法数据可靠,但工作量大,同时由于土壤中 养分供给能力与雨量、土温、土壤微生物及管理水平有关,故土壤养分含量高并不等 于利用率就高,所以土壤诊断一般只能作树体营养诊断的辅助手段。
叶片分析又叫苗木组织分析,是一种先进的诊断技术,能准确反映出树体营养水 平,矿物元素的不足或过剩,并能在症状出现前及早发现。各苗木树种叶片采集方法和采 集量有差异,采集后带回实验室作分析。首先洗去叶柄上的污物,烘干研碎,测定硝 态氮、全磷、全钾、铁、锌、硼等元素的含最。根据叶片分析含量,对照本品
苗木营养
苗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从外界吸收多种化学元素,来维持其生命活动的需 要,这些元素通常称为营养元素,简称营养或养分。缺乏营养时,苗木将发育不良, 不能健康生长,严重时甚至导致苗木死亡。
园林苗木与其他苗木一样,体内共有16种必需的营养元素,其中碳、氢、氧所 占比例最大,碳元素最多,是构成苗木有机体的主要元素;其他13中元素包括氮、 磷、钾、硫、钙、镁及铁、锰、锌、铜、氣、钼、硼,主要由土壤供给.因此也称土 壤养分,传统上是从土壤中吸收的。在苗木必需的营养元素中,碳、氢、氧、氮、 磷、钾、硫、钙、镁的需要量比较大,自然界储量比较多,称为大量元素;而铁、 锰、锌、铜、氧、钼、硼苗木需求量较少,除铁外自然界储量较少,称为微量元素。 苗木的各种必需元素在体内都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构成了栽培学上施肥的理论基 础,具体内容可参阅苗木生理学的有关章节,这里不再赞述。
在必需元素中,氮、磷、钾对苗木生长影响最大,称之为肥料三要素。在大量元 素中,碳从空气中获得;氢、氧主要从空气中获得,少童从水中获得;其他营养元素 主要从土壤中获得,根外追肥技术的应用,使得苗木可以从叶面吸取一些营养。由此 可见,施肥是为苗木生长提供营养元素的重要手段,是苗木基地培育苗木不可缺少的技术 措施;同时,由于可以有效改良土壤、提高肥力,施肥又是上壤管理的重要内容 之一。
苗木营养诊断
苗木在生长过程中,外部形态特征是内在因素和外界环境条件的综合反映,土壤 中任何一种必需营养元素缺乏或过量,都会引起苗木特有的生理病症,即缺素症。据 此可判断某种元素的缺乏或过量,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一般根据苗木的生长发育状 况,是否有生长和发育障碍,形态是否异常,有无枯死等来判断苗木是否缺乏某种营 养元素,即营养诊断。
通过营养诊断来确定施肥的种类与方案,是苗木培育的基本原则,常见的方法包 括形态诊断、土壤诊断与叶片分析等。在生产中,常常先用形态诊断判断苗木缺乏营 养元索的种类,然后再通过土壤诊断或叶片分析的方法具体确定缺素种类。形态诊断 是根据土壤中缺少任何一种必要的营养元素时会引起苗木产生特有的症状,来判断某 种元素缺乏或过量,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此,通过理论学习与仔细的实际观察, 掌握各种苗木苗木树种的特点及其生长发育规律,准确判断苗木缺素症的症状特点,是准 确进行形态诊断的基础。
土壤诊断是通过化验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再对比苗木生产所需要元素 吸收量,诊断出营养元素的使用量。具体方法是从田间采集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作土 壤分析,测定土壤性质、酸碱度、可溶性盐含量以及速效性养分含量等,根据土壤分 析资料及植株的负载量进行施肥。这种方法数据可靠,但工作量大,同时由于土壤中 养分供给能力与雨量、土温、土壤微生物及管理水平有关,故土壤养分含量高并不等 于利用率就高,所以土壤诊断一般只能作树体营养诊断的辅助手段。
叶片分析又叫苗木组织分析,是一种先进的诊断技术,能准确反映出树体营养水 平,矿物元素的不足或过剩,并能在症状出现前及早发现。各苗木树种叶片采集方法和采 集量有差异,采集后带回实验室作分析。首先洗去叶柄上的污物,烘干研碎,测定硝 态氮、全磷、全钾、铁、锌、硼等元素的含最。根据叶片分析含量,对照本品